返回第92章 努力生活的人(1 / 2)我开中药铺子那些年首页

说起来,这个张桂花,也就是这位馄饨摊的老板娘,在中云市内几乎人人都认识。

即便不知道她的名字,但只要一提到“市一院、市门口馄饨摊儿老板娘”,所有人都会在脑海里有印象,浮现出:

一个爱笑的、看上去四十多岁实际才三十九岁的中年妇女,以及她家那好吃又实惠的馄饨。

张桂花跟丈夫都不是本地人,他们两口子是为了给孩子治病才在这座南方城市定居的。

他们原本有一个女儿,七岁那年得了大病,两口子四处求医问药,后来打听到沪上市瑞金医院有治疗那种病的非常有名的专家。

于是就抛家舍业地带着女儿来到了沪上市,并在这座南方城市中云市里租了房子住下。

为啥不在沪上市瑞金医院附近住,而选择在中云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住呢?

因为沪上市区房子的租金太贵,而这中云市距离沪上市最近,仅有区区二十多公里,但房租却便宜了一半还多。

并且在中云市第一人民医院内,每天还有专门直达的客车直接到瑞金医院,办个月票,算上路费,也都便宜的太多太多钱了。

给孩子治疗需要花的时间太长,能省一些就是一些。

为了给女儿治病,除了节流之外,还得开源。

张桂花是个有心的女人,她之前带着女儿来沪上市看病时就专门在周边留意过,发现这距离沪上市最近的中云市每天都有直达车,并且始发地还是一所同样不错的医院以及一所很有名气的初中。

而在这边组个房子的话,就意味着自己带女儿看病是相当方便,也保障了平时出了意外,也能够及时得到治疗。

当然,最关键的一点,张桂花看到这地方摆了很多小吃摊子,寻到了开源的方法。

因为她恰好煮的一手好馄饨。

在她的设想中,带着女儿过来治病,他们两口子在中云市租套房子,再在这地方支个馄饨摊,既能照顾女儿治病,又能有一份收入,简直完美。

然而理想愈是丰满,现实往往就愈发骨感。

张桂花无心插柳的馄饨摊火了,但女儿的病却没治好,幼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一岁。

痛失爱女的张桂花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,她随即也大病一场,差一点就追随女儿而去。

好在心疼她的丈夫对她百般呵护,并想法设法地开解鼓励,张桂花总算是逐渐康复起来。

病好一些后,丈夫带着她在中云市里闲逛,排解心中的郁结。

当走到一院、这两处的门口时,张桂花偶然听到许多一院的医护人员与的师生,以及附近住户都在打听自己:

那家外地两口子开的馄饨摊儿怎么有日子都不出来了,就想吃他们家那一口儿。
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
来自陌生人的几句话激发了张桂花的心气儿,想要在这新地方干出一番大事业来。

于是,张桂花当即就跟丈夫商量,说要不咱们别回老家了,反正老家也没啥亲人,回去光剩下伤心难过了,咱们就在这中云市里定下来吧。

张桂花还说,等着馄饨摊稳定了,还能瞅准机会再生一个。

看到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老婆,丈夫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