倚梅阁的姑娘每人都有一个玉坠,玉坠越是精致,在倚梅阁中的地位便越高,客人们都是看姑娘腰间挂的玉坠子点人。
阮娘不敢丢了这玉坠儿,匆忙返回原路去找,步履匆匆,急的连手中的帕子也掉了。
一路都仔细看过了,去时的石子路上并没有发现掉落的玉坠。
恐怕是贪看桃花时,掉落在了桃林里。
这可怎么办?桃林那么大,这怎么可能找得到!
阮娘急的都哭了,她一边抹眼泪,一边往桃林里跑。
行到桃林深处,阮娘见树下有一位年轻男子。
男人年岁不大,穿着一身朴素的粗布衫,脚上是一双粗糙的草鞋,脚边还有一捆干柴。
原来是个年轻的樵夫。阮娘走过去问男人,有没有捡到她的玉坠子。
阮娘抬眸,容溪也随之看清楚了樵夫的脸,正是沂州州牧赵和玉。
这是阮娘初见赵和玉时的情景,也是一切灾难的开始。
四月初四,桃林佛寺。
站在桃花树下的樵夫,剑眉星目,俊逸非凡,不像是邋遢的凡夫俗子,身上反而带着一股难能可贵的文人墨气。
“这枚荷包可是姑娘不小心掉在山上的?在下在山上砍柴,偶然识得这枚荷包,想着失主可能过来寻,所以不敢离去,一直等在这里。不知可是小姐之物?”
年轻的樵夫谦逊懂礼,他双手捧着荷包,微微颔首,对阮娘说道。
阮娘缓缓接过赵和玉手中的荷包,一欠福身,道了句多谢公子。
她拆开和包一看,里面果然是她那枚玉坠子,和包不曾被人翻动过,连里面的杜若花瓣都还在。
阮娘对赵和玉的印象极好。他衣着简陋,初春的天还很寒,却穿着草鞋定然是家境贫寒。
阮娘这枚玉坠子价值不菲,可这位公子却不曾将东西昧下,反而一直等在这里,好让她过来寻,可见人品贵重。
阮娘混迹在青楼楚馆多年,见过太多整日无所事事,只知道流连享乐的纨绔子弟。此时见到赵和玉,不由得眼前一亮,对他印象颇深。
从那以后阮娘礼佛的频率比平日高了许多,时不时在桃林闲逛。与赵和玉遇到过好几次。
两人一见如故,聊得开心,那次甚至忘了时辰,阮娘直到天黑才回到倚梅阁,被教习师傅狠狠骂了一顿。
和赵和玉在一起的日子,阮娘真的很开心,他们一起从早待到晚,隔三差五便到桃林见面,直到桃花开尽。
赵和玉虽然是个穷书生但的确才华横溢,精通诗书,他文采斐然,最擅长写诗,他常给阮娘写诗,赵和玉买不起笔墨,就捡了桃枝,将诗写在地上。
阮娘也常为赵和玉唱歌,她的声音婉转动听,积石如玉,珠圆玉润,阮娘的沂州小调很是悦耳。
有时阮娘也跳舞,同风中飞舞的桃花作伴,赵和玉则吹一杆竹笛,曲精舞妙,可谓是一对神仙眷侣。
那天是阮娘的生辰,他便亲手雕了一支桃木簪,在簪子上刻上自己题给阮娘的诗,虽不是什么价值千金的生辰礼,但却格外用心。
阮娘很喜欢那只簪子,将它放进梳妆匣里,平时不舍得带出来,怕被教习师傅发现,唯有夜里兴奋的睡不着觉,常常拿出来抚.摸。
阮娘并未让赵和玉知道,她是青楼楚馆的妓子,赵和玉只当她是哪家的富家小姐。
她们这些贱.籍女子是最不被人看重的,阮娘心里惴惴不安,她怕赵和玉知道自己是青楼女子便看不起她。
但最让阮娘感动的便是赵和玉知道她是青楼女子之后,待她还像从前那样好,没有丝毫鄙夷。
桃花树下,男人拥着怀中的女子,轻吻她的发丝,用尽了深情。容溪被迫入灵,如今阮娘的感受她也能体会到,鸡皮疙瘩起了一身。
“阮娘,过几天我便要进京赶考了,等我中了科举,有了官做,我便帮你赎身,娶你为妻。从今往后,我们不离不弃,生死相依。”
阮娘骤然听到这话,赶忙从赵和玉怀中坐起来,慌忙问道:“你要去考科举了?要走多久?”
“春闱秋试,再加上赶到京都的路程,至少要离开一年多。”
“一年多?你要走这么长时间啊……”
赵和玉摸了摸阮娘顺滑柔软的青丝,对阮娘说道:“我走之后,若是遇到一个你喜欢,又对你好的男人,便不要再等我了。一年之后,你若是还未觅到良人,便等我回来娶你。”
阮娘抬眼看他,笑着答道:“除了你,我谁也不想嫁,你就这么想让我变心吗?”
“不,我希望你能一直喜欢我。直到我背驼了,腰弯了,眼睛不好用了,头发、胡子花白了……”
“那你呢?你会变心吗?京都,我听说京都软红十丈,高台常筑,恐怕是美人如云,让人都看花了眼。”
……
“你若是遇到一个比我漂亮,还满心爱慕你的女子,你会不会变心,就不回来找我了呢?”
……
“对了,京都离沂州数千里远,你身上的盘缠够不够?”
……
“不行,这点钱也就够路费的了,哪里还能打点上下?我那里还有点儿积蓄,等下我回去拿给你,你带上。”
……
“路上保重,我在沂州等着你。”
……
“让我再送你一段路吧。”
……
怨气所造的内景并不完整,容溪断断续续只看到这些,至于更为细节的东西她就无从得知了。
赵和玉走了一年零三个月。阮娘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儿来,她后来独自去过几次桃林,发现总是触景生情之后,便再也没有去过。
阮娘总是盯着一件东西出神,伺候客人也不用心,被老鸨说过许多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