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二微微吁了一口气,心里似乎安定下来,说道:
“刚去上海的时候,先是在上海大学读了两年,之后,学校便关了门,又转到圣约翰大学继续就读。
现在早已毕了业,就留在学校里当一个中文教员,谋生而已。”
说完之后,便静静地看着高小刀,看他有何反应。
高小刀确实有些吃惊。
民国时期,这个上海大学可是太不一般了。
它虽然在上海滩仅仅只是存在了六个年头,但却是人才辈出,日后活跃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的许多著名的政治名人,文化精英都曾经在那里求学过。
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也就是说,文二作为上大同学圈中的一员,不管他自己本身是不是那些名人,但无论怎样,他离那些名人的距离都是很近很近。
这样一想,高小刀的心里就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。
他非常想弄明白,坐在自己对面的文二,到底是不是后世某个如雷灌耳的大名人,他呆了呆,最终还是厚着脸皮,忍不住说道:
“敢问文少爷在上海大学读书期间的学名是什么,不知可否赐教?”
“文北清。”
文二随口就说了出来,仿佛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。
说完之后,奇怪的看了看高小刀,又补了一句:
“难道你认识上大曾经的学子。”
高小刀有些沮丧,摇了摇头。
沮丧是因为文北清并不是名人。
他隐隐的为文北清感到遗憾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。
其实,到了现在的1937年初,许多曾经在上海大学读过书的人,已经开始崭露头角,在不同的组织内或者各自的军队里担任了相当显赫的要职。
这些事情,并不是什么秘闻,文北清既不瞎又不聋,不可能不知道。
他搞不明白的是,这个文北清既然已经具备了如此优秀的同学圈子,为什么还会甘愿窝在终南山脚下的这个小山村子里,而不出去投奔他的同窗,从而大展一番身手呢?
凭着高小刀的经验,只要文北清想出山,近者,可去革命圣地延安。
终南山距离延安,同属陕省,不过是区区五六百里而已,实在是不要太方便。
此时,红军已经完成了震惊天下的万里长征,在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。
在那里,他的一部分同窗,或者校友,早已经是党内老资格的各级领导人。
如果要远去,自然可以南下,去南京。
在那里,同样,国民革命军的许多高级军官,也都是曾经出自上海大学。
然而,他却哪里都不去,蜗居在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,犹如一个遁世的隐士。
这合理吗?
高小刀认为,这很不合理!
都说乱世出英雄,文北清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。
那么,他窝在老家,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呢?
而且,这个阴谋,会不会又与终南山有关呢?
穿越前的高小刀,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杂技演员,但他业余时间,有个癖好,就是喜欢观看有关谍战方面的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。
日久成瘾!
现在,他的谍战心思终于转到了文北清的身上。
他横想竖想,横看竖看,一时间,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正事,开始费尽心思琢磨起了文北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