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六章 眼神清澈的大学生(1 / 2)重回96,我活成了风口首页

“主编,您现在有空么?”

正在书写着什么的主编朱炜抬起头,微笑着示意胡永先坐。

“怎么了?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?”

“主编,您看看这篇文章。”胡永直接把何成的文章递给了朱炜。

朱炜有些好奇的眯了眯眼,然后认真的阅读了起来。

几分钟后,朱炜一边点头一边将何成的文章放下,“很有想象力的一篇文章,而且在想象力的基础上,又确实让人感受到了可行性。”

“是吧!”听到朱炜的肯定,胡永激动的双手握拳并且身体前倾,“主编,那你觉得要是我们发表这篇文章,怎么样?”

“嗯?”听到这话,朱炜立马狐疑起来,上下打量了一下胡永,然后又重新看了一眼桌上的文章,“这个字迹...这篇文章不是你的吧?”

胡永有些尴尬的笑了笑,“看来我的字迹确实很有辨识度啊,这篇文章确实不是我的写,是一篇投稿。”

“我觉得这篇文章蛮吸引人的,起码吸引到了我,也吸引到了主编您。”

“所以我在考虑发表的事情,当然,在那之前我肯定会跟这个作者接触一下。”

朱炜的表情慢慢严肃起来,“投稿?谁的投稿?”

“咳咳。”胡永的眼神躲闪了一下,“是一名燕大的学生。”

胡永特地把燕大两个字说的特别的重。

“燕大的学生?学生?”朱炜则加重了学生这两个字,“所以他之前有发表过任何的文章么?杂志,报纸,或者其他地方?”

“从他的自我介绍来看,应该没有。”

“那他有过什么文学上的成就么?比如获过什么奖?”

“我猜测应该也没有,如果有的话,他应该会提及的。”

“那我们怎么发表他的文章?”朱炜忍不住轻轻的拍了下桌子,“你这不是在胡闹么?”

“我们三联这几年本来就发展的很不稳定,今年决定从月刊改为半月刊,更是一场豪赌。”

“所以在选稿上,要么,我们自己钻研自己写,要么,就请名人名家来写,容不得半点差池。”

“当然,如果确实是有经验的撰稿人,我们也不是不能用。”

“但是这种完全没有任何名气,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生写的稿子,你想发到我们三联?你疯了么?”

“到时候作者名字写谁的?写他的写你的?”

“反响不好算谁的?算他算你?还是算我的!”

面对朱炜的训斥,胡永低着头摸了摸鼻子,然后啧了一声重新把头抬了起来。

“主编,咱们今年不是说好了,要尝试着做出一个关于互联网的版块来嘛。”

“但关于互联网的这些东西,了解的人真的很少,或者说,干我们这行的,了解互联网的人真的很少。”

“所以真的很难在圈子里淘到好的稿子,这篇稿子虽然出自一名大学生之手,但我觉得内容上确实很不错,或许我们可以再创新一点,试一试读者投稿这种模式呢?”

“继续创新?失败的后果你承担的起么?”

朱炜完全没有被胡永说动,“今年决定留出一个版块给互联网,已经是很大的创新了!”

“胡永,我希望你明白,我们是主流媒体,不是那种野杂志!”

“更何况这篇文章我觉得也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。”

“就比如里边提到的跨省物流,大面积三日达,部分省份一日达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燕京的产品,24小时就能送达沪上,而成本可以控制在10块钱以内,你觉得可能么?”

“我上次送个急件,三天,花了100块钱!”

“我觉得他写的东西更像是科幻小说,你如果真的惜才,可以考虑帮他去出版一本科幻小说。”

“但我们三联,暂时没办法发布这种纯素人的文章。”

说着,朱炜把何成的稿子直接递还给了胡永,“如果淘不出什么关于互联网的好稿子,也有可能说明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乐观!”

“就在前几天,物理院的院士已经公开站出来表示互联网就是一场骗局了。”

“现在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话题争议性非常大。”

“我觉得你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,互联网到底是不是真的是未来。”

胡永抿着嘴接过何成的文章,忍不住轻叹了一声。

他其实基本猜到到了朱炜的反应,恰恰是因为猜到,他才会直接来找朱炜,否则就直接去找何成了。

从主编室出来后,胡永看着手里的文章,足足驻足了十几秒,突然间,他的眼神里浮现出了一丝不甘心。

...

潘家园,何成今天下午又接了个“大单”。

找他翻译的,是一群外国大学生,

这些还没有自己赚钱的年轻人,出手却异常的阔绰。

直接给了何成300块钱包了他一个下午。

当然,相比于他们在潘家园贡献的,这300块钱还真不算什么。

这几个年轻人直接在潘家园买了2万多的东西。

老板们面露苦涩的含泪赚了1万9。

不过这种情况在潘家园并不罕见,何成见怪不怪了。

往往那些花了大价钱的,走的时候喊谢谢喊的最大声。

目送一行人离去后,何成算了算自己这几天的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