竟然是块快两斤,半两不差。
“嘿,咱食堂还藏了个一刀准!”刘主任摇晃着大脑袋,惊叹不已。
通排、软肋、五花……梅子、腱子、前肘……
不过一根烟的时间,傻柱就把整扇猪肉缷得是部位分明。
“跟徒弟说话耽误功夫了,不然最快应该不到三分钟。”技能全开的傻柱向众人显摆着。
李主任对着手下的干事赞叹道:
“古人说庖丁解牛,诚不欺我啊。”
刘主任指着傻柱哈哈大笑:
“傻柱,这活干的,确实漂亮!”
工会主席却是悄无声息地把杨厂长拉到了一旁的角落,避开了人群,低声说道:
“这样的技术,他从哪儿练的呢?要是……”
杨厂长摇了摇头,说道:
“我知道你想什么,想多啦。人家好几代人都是抡勺站灶的。这劳动人民么,有点什么家传把式,也是常事儿,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。”
傻柱一人分割猪肉的效率,就几乎顶得上机关食堂所有厨师。其余人等也就给他打打下手,做些收钱、开票、记账之类的琐碎活儿。
工会主席站在一旁看了半天,发现了些毛病,说道:
“让职工们这么随便选部位,会不会不大好啊?最后剩一大堆没人买的怎么办?”
“咱们食堂要啊!”傻柱嘿嘿一笑,说道:“酱肘子、腊排骨,烟熏五花、灌香肠。咱呐,只怕肉不够!”
听到傻柱如此对答,刘主任喉头一动,腮帮子轻轻地咕涌起来。
围观的李主任却是眼睛一亮,若有所思。
傻柱今天这番的卖弄,其实并没有他想像中那么大的效果。
在那个大家笃信“人定胜天”的岁月里,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几乎把手工技巧磨练到了极致。
什么一勺准、一刀准、一抓准,在很多窗口行业里比比皆是。
像车工钳工这样的工种,更是把手工操控能力开发到了极限。
很多工人眼到手到,仅凭肉眼感觉,切削出的零件就能分毫不差。
更别提这可是京城里的大型轧钢厂。厂里热轧工段的很多工人,仅靠一把铁夹,在近在咫尺的距离上,就能把烧至千度的通红钢板摆弄自如。
尽管围观傻柱的工人干部里,有拍案叫绝的,有大声赞叹的,但大家更多是报以看杂耍表演的眼光。
除了食堂的同行,怕没几人真心钦佩傻柱的精湛技艺。
大厂食堂的后厨,和酒楼饭店的后厨相比,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江湖。
在酒楼饭店的后厨,所有的人员、设备,都是围绕着炉头服务的。
站灶的大拿除了在后厨说一不二,往往还能有相当份额的采购权,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酒店饭店的决策。
而大厂食堂的后厨,水平最高的小灶厨师,只是颗闪亮的螺丝钉。虽然很闪亮,但也只是颗螺丝钉。
傻柱的厨艺再高,他在后厨也仅负责小灶的菜品,和其他翻大锅菜的厨师,有行业内的技术高低,但没有隶属关系。
就像车间里的车工和钳工,工种不同而已,待遇基本相同,地位也不论谁高谁低。
整个六十年代中前期,国营厂矿的食堂基本谈不上什么“自动化”。
所以当食堂需要制作各类面点的时候,往往需要从“小炒”师傅到干杂活的帮厨全体上阵,这也是傻柱唯一的额外工作。
在绝大多数的工作时间里,傻柱就像在机场里等待出击命令的飞行员。他无所事事的坐在椅子上喝茶,静候着食堂主任派下来的菜品单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