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何明的认知,李鸿运不置可否,继续说道:
“我说了,汉武帝开创内外朝制度,最主要的目的是巩固皇权和制衡相权,也是因为汉朝宰相的权利,确实有些大。
特别是汉初时期的丞相,都是有功之臣,位高而权重。
高到了什么程度呢?这些汉朝的宰相可以直接任免官员,参与法律的制定,甚至可以将皇帝的政令截停而不执行。
很多的政策皇帝不能够直接下达政令,而需要经由丞相的,汉文帝汉景帝时期,无为而治还能够任由宰相们发挥,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,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达到了历史之最,汉武帝哪能受得了这个?
于是为进一步巩固皇权,解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,汉武帝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——将决策权和行政权彻底的分离。”
“决策和行政分离,拿主意的不办事儿,办事儿的不拿主意?”大魏太子安逸开口试问道。
“嗯……也可以这么理解!”
李鸿运看到安逸的话后,有些哭笑不得继续说道:
“遇到朝政大事,先由自己和亲信在宫内商议决策,再送到宫外让丞相去执行,这样就限制了丞相手中的权利。
于是根据这样的一個思路,汉武帝便建立了一个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宫内决策班底,这便是内外朝制度的来源。”
“原来如此!如此说的话,这么一套制度倒是也不难建立,也能够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!”
卫国国君李康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。
“是的!在汉武帝时期,内朝廷的班底有三类人。”
“三类?不是底层官员么?”
大夏齐王林远插嘴问道。
“首先第一类,就是出身低微,但是有真才实干的人,这一类可以从朝中的底层官员中寻找!”
“出身低微,又有真才实学,前者确实符合底层官员的特征。”
作为帝国的皇帝,自然是知道底层官员是怎样的情况,若是出身够,是不太可能一直待在底层的。
“这一些人在汉武帝考核之后,授予加官,也就是在原有官职外,再授予新的官职,让他们有权出入汉武帝左右参与议政。”
“加官?这个主意不错!”
在李鸿运说到加授官职这一点时,何明眼前一亮,心中又多了一些新的想法。
“除了这些底层官员之外,组成内朝的还有汉武帝的心腹大臣,也就是在朝堂之中牵制丞相的主要力量。
而汉武帝在位时候,其心腹多是兵权在握的将领,于是便授予这些将领大将军等官职,让其参与中枢决策的权利。”
李鸿运讲完内朝的第二种人后,对着何明说道:
“@大晋皇帝何明,不过你这个情况,还是先把兵权收回来之后,再考虑这些。”
“兵权的重要性,朕还是明白的!”
何明看到李鸿运也提醒自己收兵权,点了点头说道。
“最后的一类,就是原本只负责皇帝吃穿用度杂事的少府官员,这一类也被汉武帝拔高到可以参与政事议政的地位,
其中最典型的代表,就是中书令,这个职务可是在三省六部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的!”
“三省六部制,看来这就是华夏历史给出的解决方案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