券商那边,第二天再次联系范无眠。
告诉说往他邮件里发了一份文件,是内地证监会十多天前刚公布的《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》。
里面规定了内地上市公司开始允许定向增发,但还处于公示征求意见阶段,没有正式实施。
得知有机会省下一大笔钱,范无眠仔细追问完,发现定向增发新股的价格,可以按照前二十个交易日均价的90%计算,但增发一年内这些股票都被禁售,不允许上市流通。
坏处显而易见,因为存在禁售期,减持套现比较麻烦,不太符合捞一票跑路的需求。
好处则是定向增发的价格便宜,并且不需要冒着溢价的风险,想方设法从大股东手上求购,能够一次性将这3亿港币给出去的同时,也有机会推高三幺重工的股价。
因为定向增发属于融资,公司账面上会多出一大笔流动现金,对很多上市公司属于利好,而从大股东手里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购买股票,则对市场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当然了。
具体也要分人。
有些媒体称呼范无眠为“港城小股神”,外界都认为他的运气逆天,只要他重仓三幺重工的消息传出去,这家公司的股价大概率会上涨。
像企鹅股、youtube、东部金钰这些公司的成功投资,早已向外界证明他的眼光有多毒辣。
所以“定向增发对推高股价的帮助”这一点优势,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。
从去年到现在。
三幺重工的股价走出了一个深“v”形状,受到可能存在的外企负面影响,一批大股东正着急套现,要求溢价不太可能,说不定还会愿意以一个折扣价转让。
让范无眠感到纠结的关键点,只剩下是否需要为了节省10%左右的成本,就拉长投资时间,耗费最起码一整年。
如果考虑到一些其他的额外开支,可能只会将入手价降低几个点,额外的麻烦事却比较多。
例如消息很可能提前泄露出去,导致三幺重工股价大涨,推高定向增发的入手价格,最终反倒得不偿失。
如果某些大股东着急套现,“一不小心”放出了消息,趁着拉高股价期间跑路,明显也是有可能的。
权衡完利弊过后。
一向怕麻烦的范无眠,还是选择放弃了定向增发这条路,他更希望这批股票能灵活自由一点,方便随时套现走人。
给了通海国际证券回复之后,当天就开始动了起来。
股票经纪人开始挨个联络三幺重工的大股东,匿名帮范无眠询问对方是否存在出售意向。
第一个电话,先打去三幺重工的母公司“三幺集团”。
同一时间。
三幺集团的董事长,接到秘书的汇报后拿起电话,得知通海国际证券公司希望一次性购入价值3亿多人民币的股票,不由微微一愣。
心里率先想着:“还有这种好事?”
之前为了避免股价大跌,三幺集团动用了太多资金回购,流动款方面存在很大压力。
它在三幺重工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66%,等于有三分之二的股份都在自己手上,早就考虑过找机会放出去一部分,推高股票的流动性。
还处于禁售期不用担心。
现在先签合同,把价格定下来,明文约定等到股票解禁以后,再按照商量好的价格登记转让股份就行,虽然不太符合证监会的规定,但这样的合同也具有法律效力。
一番思索过后觉得能干。
尤其是旗下的“三幺汽车”半死不活,这家子公司早就想把手里持有的2.62%三幺重工股份给卖掉换成现金。
难得遇到这么一位大金主,三幺集团董事长询问了价格,得知希望按照3月份的均价成交。
今天三幺重工每股价值9.29人民币,3月份的均价则在9块1附近,由于一次性要买走公司总股本的7%左右,这个价钱还算合理,可以商量一下。
三幺集团的董事长挂断电话之后,咻着烟翻看近期的股价走势图,感觉市场前景不够明朗,多持币观望属于不错的选择。
于是。
他又打了个电话向上面汇报,听说是一家港资企业希望入股,当场就得到了“原则上表示支持”的肯定答复。
剩下的就好办了。
一边让董秘临时召集董事会成员们开会表决讨论,一边询问有哪些股东遇到麻烦急需套现。
三幺集团这边准备套现总股本的4%左右,剩下的份额可以让给子公司三幺汽车,以及部分在三幺重工持股的高管。
内地股市嘛。
大股东想套现卖掉特别难,砸钱买入建仓还是很简单的。
以前就是因为没人买,市场上缺少投资者,三幺集团上市以来,只能长期守着金饭碗乞讨。
瞿州重工那边亏到准备被外企收购,三幺重工的日子也不好过,别说给母公司分红,能勉强支撑下去就已经谢天谢地。
除了范无眠以外,恐怕谁都想不到接下来几年,房地产和基建工程市场能有多火爆,对各种机械的需求量有多大。至少在这2006年的4月份,他以一股9块多的价格建仓,还像是“高位接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