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军听得极为认真,身旁几个老练的记录员,也埋头记录着,仿佛每次李佑的到来都能带来新鲜的见解与实用的建议。
李佑的声音在屋内回荡,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,温暖而充满智慧。
“再者,”李佑继续说道,“我们应根据不同职业群体,如商人、工人等,创办专门的报纸,内容需紧密贴合他们的生活,以此拓宽读者基础。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洞察力,仿佛能预见未来。
“还有,”李佑补充道,“对于那些热爱诗歌与故事创作的人,我们亦应提供平台,让他们得以施展才华。费用方面,自然需合理设定。”
杨军听后,眉头微蹙,问道:“殿下之意,是要扶持固定的撰稿人吗?”
李佑笑容可掬,回答道:“正是如此。文人墨客总渴望得到认可,我们为他们搭建舞台,至于能否赢得喝彩,便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。此举对他们而言,百利而无一害。”
众人听后,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随后,他们讨论了几个具体问题,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别处。
然而,在皇宫的另一端,李世民正怒火中烧。他猛地摔出一份奏折,吼道:“他们要做什么?要造反吗?是不是不拿朕当回事啊,当朕老了是不是。”
王总管见状,连忙上前安抚那些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太监,将奏折重新整理后放在书案上,笑道:“陛下,何故如此动怒?”
李世民瞪了王总管一眼,怒道:“你懂什么!他们在搞什么鬼?拉帮结派吗?还明目张胆地来,真以为我的刀生锈了吗?”
王总管安慰道:“陛下息怒,都是些好事之人。您看李将军的奏折,那些与这事有关的人,不都已被他处理了吗?”
李世民点了点头,但余怒未消:“那是自然。若他们在兵部也有勾结,大唐还是我李世民说了算吗?但这事也不能姑息。他们究竟想做什么?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又想干什么?难道还想抗旨不成?”
原来,李佑曾命大理寺与刑部审查各部工作,结果竟真的发现了问题:贪腐者甚少,银两也不多。但在政令下发上,这些人却是在敷衍了事。有些政令发了一年都未实施,要么半年多的政令还在各部门间推诿扯皮,这一下耽误了不少大事。
李世民根据李佑的建议制定了三年计划,但计划中的许多事情至今仍未开始施行。眼看三年即将结束,李世民如何能不愤怒?最主要的李世民都看出来这个三年计划实施的不错,如果真的按照这么执行下去,大唐一定能够改善很多。
王总管深知李世民为何发怒,但他不敢多说。因为这里面牵涉到许多大臣,如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唐俭、高士廉等,哪一个都不是他能轻易插话的。现在只能靠李世民自己拿主意了。
李世民发泄一番后,揉了揉太阳穴问道:“佑儿在哪里?”
这时一个暗卫出来禀报:“殿下正在报社,听说那里要举行青年活动,正与报社主管交谈。”
李世民叹了口气道:“唉!好不容易有个能干的儿子却如此懒惰。真是累啊!身心俱疲啊!”
王总管见状笑道:“陛下既然累了何不休息一下?比如去华山、泰山等地走走看看让脑子静一静。回来后再工作或许会有新的状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