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23章 三寸不烂之舌,也救国也误己(2 / 2)闲言碎语说梗讲故事首页

楚王心说确实不能坐以待毙!秦国的事还远着呢,先顾这眼前活命要紧!我若是还这么坐着无动于衷,十有八九得被他给“毙了”。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,楚王赶紧连连点头,答应与赵国订盟,出兵去解赵国之围。

平原君心说真是意外之喜,赞道:“毛先生,真是好口才!这么难劝的楚王,竟然被你三言两语就打动了。毛先生这三寸不烂之舌,更强于百万之师呀!

这就是“三寸不烂之舌”,最早的由来了。于是乎,毛遂因耍嘴皮子立了大功,从此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,发达得不可收拾。

但是后来,“三寸不烂之舌”怎么又成了贬义呢?因为毛遂后来,这倒霉也倒霉在,只有这嘴皮子功夫上边了。

常言有道是:按倒了葫芦起了瓢。

这事情的发展,就好比歌词唱得一般:一波还未平息,一波又来不及。邯郸之围虽然算是解了,但是赵国被坑杀了四十万兵丁,毕竟元气大伤。这个时候,却叫旁边的燕国看出了便宜。

春秋战国时期,各国关系乱成一团麻,哪里会讲什么科学道理。燕国毅然决然的发了兵,目的也很单纯:趁你病,要你命呗!

经过前边那事,毛遂可就发达了。不仅身价倍增,更成了赵国赤手可热的红人。所以赵王谁都不信,就信毛遂。见燕国来犯,赵王赶紧去请毛遂:“您来来这个呗!”

毛遂初时是抗拒的。

游说之术和领兵打仗那是两个概念呀!就好比现而今,总是喜欢跨行去指指点点的那些个砖家一样。这不是混了蛋嘛!有些钱根本不是跨行能搞定的,您说对不对?

但是毛遂显然不懂得这个道理,和现而今那些祸国殃民的砖家如出一辙。他居然答应了领兵抗敌的事情!

其实并非无人可用,后来击败燕国的也是廉颇。但是在当时,赵王是真的太信毛遂了。一个真敢用,一个真敢接。

这事虽然怪赵王识人不明,但毛遂毕竟也是有些“飘了”。如果知道深浅,劝谏赵王改变主意,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
果不其然,毛遂屡战屡,最后甩开士兵,羞愧地躲进小树林里自杀了。

毛遂的发迹,在于善于利用口舌。然而最后的失败,也是因为只有口舌之争的本事。

这一点,就像那个被诸葛,挥泪斩掉的马谡。高谈阔论起来一套一套的,实则就是个战五渣。先主刘备给了这种人一个精确的评价:言过其实。

所以这“三寸不烂之舌”,应用起来又有了一层搬弄巧舌,进行蒙蔽、欺骗的味道。